總氯測定儀通過顯色反應與光學檢測實現總氯濃度定量分析,使用后殘留的試劑、樣品會附著在儀器部件表面,若清潔不徹底,易導致交叉污染、檢測數據偏差,甚至腐蝕部件縮短設備壽命。清潔需遵循 “分類清潔、精準操作、保護敏感部件” 原則,覆蓋儀器核心檢測部件、管路系統及表面,確保清潔后儀器處于無殘留、無污染的備用狀態。 一、清潔前準備:安全防護與工具適配 清潔前需做好安全防護與工具籌備,避免操作失誤引發安全風險或損傷儀器。首先,設備停機與安全防護:關閉測定儀電源,拔掉電源插頭,防止清潔時電路通電;佩戴一次性丁腈手套(避免手部接觸腐蝕性試劑)、護目鏡(防止試劑殘留飛濺),若檢測樣品含高濃度氯或酸性試劑,需在通風櫥內操作,避免吸入揮發性氣體。其次,清潔工具與試劑準備:準備專用清潔工具,包括無塵軟布(用于擦拭儀器表面)、超細纖維棉簽(清潔縫隙與光學部件)、專用比色皿清洗刷(刷毛柔軟,避免劃傷比色皿透光面)、塑料洗瓶(盛放去離子水);試劑方面,需準備中性清潔劑(如 0.5% 洗潔精溶液,避免強酸強堿腐蝕部件)、10% 稀硝酸溶液(用于去除金屬離子殘留,需確認儀器部件耐受)、電阻率≥18.2MΩ?cm 的去離子水(用于沖洗殘留),所有試劑需現配現用,避免長期存放變質。此外,準備廢液收集桶(用于盛裝清洗廢液,不可直接排放)、干凈的專用托盤(放置清潔后的比色皿、管路等部件,避免二次污染)。 二、核心檢測部件清潔:消除殘留與污染 核心檢測部件(比色皿、檢測池、光學窗口)是清潔重點,需針對性去除試劑與樣品殘留,保護光學性能。首先,比色皿清潔:取出使用后的比色皿,立即倒掉殘留的樣品與試劑,避免殘留物干涸附著;先用去離子水沖洗比色皿內壁 3-5 次,去除大部分殘留;若內壁有頑固顯色殘留(如總氯檢測中常用的 DPD 試劑殘留),將比色皿浸泡在 10% 稀硝酸溶液中 15-20 分鐘(浸泡時避免比色皿疊放,防止劃傷),浸泡后用去離子水反復沖洗至中性(用 pH 試紙檢測沖洗水 pH 值為 6-7);最后用無塵軟布吸干比色皿外壁水分,倒置放在專用托盤內晾干,避免水分進入比色皿或殘留指紋影響光學檢測。注意:不可用硬質工具(如金屬絲)刮擦比色皿透光面,也不可將比色皿放入烘箱高溫烘干(易導致變形)。其次,檢測池清潔:打開儀器檢測池蓋,用超細纖維棉簽蘸取少量中性清潔劑,輕輕擦拭檢測池內壁(包括底部與側壁),去除附著的試劑結晶或樣品殘渣;若檢測池內有液體殘留,用洗瓶向池內注入去離子水,輕輕晃動儀器后倒出,重復 3 次;對于檢測池內的光學窗口(如光源發射端、檢測器接收端),用干燥的超細纖維棉簽輕輕擦拭,去除灰塵或指紋,不可使用清潔劑(防止損傷光學涂層),若窗口有頑固污漬,可蘸取少量光學專用清潔劑擦拭,后用干燥棉簽吸干。第三,試劑添加部件清潔:若儀器配備自動加樣針,清潔時需先拆下加樣針(按說明書操作,避免強行拆卸),用去離子水沖洗針管內部 3-5 次,再用 10% 稀硝酸溶液沖洗 1 次,最后用去離子水沖洗至中性,晾干后重新安裝;手動加樣的移液器吸頭需一次性丟棄,移液器槍頭套筒可用蘸有去離子水的棉簽擦拭,去除殘留試劑,不可浸泡在清潔劑中(防止損壞內部部件)。 三、管路系統清潔:避免交叉污染 管路系統(進樣管、排廢管)若殘留樣品或試劑,會導致后續檢測交叉污染,需徹底沖洗清潔。首先,進樣管路清潔:將進樣管一端接入去離子水源,另一端放入廢液桶,開啟儀器 “管路清洗” 模式(若具備),讓去離子水以設定流速(通常 5-10mL/min)沖洗管路 10-15 分鐘;若無自動清洗功能,可手動用洗瓶向管路內注入去離子水,反復擠壓管路促進水流,確保管路內壁無殘留;若管路內有試劑結晶堵塞(如管路內壁出現白色固體),可將管路浸泡在 50℃左右的去離子水中 10 分鐘(軟化結晶),再用去離子水沖洗,必要時用專用通管絲清理(通管絲直徑需小于管路內徑,避免劃傷)。其次,排廢管路清潔:檢查排廢管是否通暢,若有堵塞,可按進樣管路清潔方法用去離子水沖洗;排廢管接頭處易殘留廢液,需拆下接頭,用棉簽蘸取中性清潔劑擦拭接頭內壁,再用去離子水沖洗干凈,晾干后重新連接,確保接頭密封良好,無泄漏風險。此外,管路清潔后需進行 “空白測試”:將進樣管接入去離子水,按檢測流程運行一次空白檢測,若空白吸光度值符合儀器要求(通常≤0.005Abs),說明管路清潔徹底,無殘留干擾;若空白值偏高,需重復清潔流程。 四、儀器表面與輔助部件清潔:保持設備整潔 儀器表面與輔助部件(操作面板、樣品臺、電源線)的清潔可提升設備維護水平,延長整體壽命。首先,儀器表面清潔:用無塵軟布蘸取少量中性清潔劑,輕輕擦拭儀器外殼(包括頂面、側面、正面),去除表面的樣品濺落痕跡、灰塵;操作面板上的按鍵與顯示屏需用干燥的無塵軟布擦拭,不可使用清潔劑(防止液體滲入面板內部損壞電路),若按鍵縫隙有灰塵,用超細纖維棉簽輕輕清理;儀器底部的通風孔需用干燥棉簽清理灰塵,避免通風不暢導致內部部件過熱。其次,輔助部件清潔:樣品臺(放置比色皿或樣品容器的平臺)用蘸有去離子水的軟布擦拭,去除樣品殘留或試劑滴落痕跡,若有頑固污漬,可蘸少量中性清潔劑擦拭后沖洗;電源線與插頭需用干燥軟布擦拭,檢查電源線外皮是否有破損,插頭金屬觸點是否氧化(氧化觸點用棉簽蘸無水酒精擦拭清潔);清潔后的輔助部件(如樣品托盤、廢液桶)需分類存放,避免與未清潔部件混放。最后,清潔后檢查:清潔完成后,重新連接儀器電源,開機進行自檢,確認儀器光學系統、管路系統無異常;檢查比色皿、檢測池、管路是否處于干燥、無殘留狀態;整理清潔工具與試劑,將廢液倒入專用處理容器,不可隨意排放,確保操作區域整潔。 通過以上系統性清潔要點的執行,可徹底去除總氯測定儀使用后的殘留與污染,保障后續檢測數據的準確性與設備的穩定運行。清潔過程中需嚴格區分不同部件的清潔方式,避免因操作不當損傷敏感部件,同時建立清潔記錄檔案,記錄每次清潔時間、部件、清潔效果,為設備維護提供追溯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