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余氯傳感器作為水質余氯實時監測的核心部件,其運行狀態直接影響監測數據的準確性與穩定性。在長期使用中,傳感器易受自身性能衰減、環境干擾、維護不當等因素影響,出現各類問題,需精準識別問題類型并分析成因,為后續故障排除提供依據。 首先,常見的 “測量數據漂移” 問題,表現為傳感器輸出的余氯濃度值持續偏離真實值,且無明顯規律。此類問題多源于傳感器核心元件性能變化,如電極敏感膜老化或污染,導致電極對余氯的響應靈敏度下降,無法穩定捕捉濃度變化;參比電極內充液液位不足或變質,會破壞電極電位平衡,引發測量基準偏移;此外,水樣溫度、pH 值的劇烈波動,也會改變余氯在水中的存在形態,若傳感器溫度補償功能失效或 pH 適配范圍不符,將進一步加劇數據漂移。 其次,“無測量信號或信號異常” 是較易出現的硬件相關問題。若傳感器無信號輸出,可能是供電線路接觸不良或電壓不穩,導致傳感器電路系統無法正常工作;信號傳輸線纜老化、破損或屏蔽層失效,會受到外界電磁干擾,使傳輸信號失真;傳感器內部電路板故障,如元件燒毀、接口松動,也會直接導致信號中斷;此外,若傳感器與數據采集儀的通信協議不匹配,或參數配置錯誤,會出現 “有供電但無有效數據” 的信號異常情況。 再者,“測量精度下降” 問題表現為傳感器檢測結果與標準值偏差超出允許范圍,且重復性差。成因包括傳感器校準不及時,長期使用后電極響應特性變化,未通過校準修正測量基準;水樣中存在干擾物質,如氯離子、溴離子、有機物等,與電極敏感膜發生非特異性反應,干擾余氯濃度檢測;傳感器安裝位置不當,如靠近水流死角或污染物排放口,導致監測水樣不具代表性,或水流速度過快造成電極表面湍流,影響信號穩定采集。 另外,“傳感器壽命縮短” 雖非即時故障,卻是長期使用中需關注的問題。過度使用未及時維護,如電極表面附著大量污垢、微生物膜,未定期清洗導致敏感膜堵塞;使用環境超出傳感器耐受范圍,如高溫、高濁度、強腐蝕性水樣,加速電極材質老化與部件損耗;校準操作不規范,如使用不符合標準的校準溶液,或校準流程錯誤,導致電極反復承受不當化學作用,縮短使用壽命。 最后,“設備報警頻繁” 問題多與保護機制觸發相關。若傳感器檢測到自身故障(如電極開路、溫度傳感器失效),會啟動報警功能;水樣中余氯濃度超出傳感器量程上限或下限,也會觸發濃度報警;此外,傳感器防水密封性能下降,水汽滲入內部電路,引發短路風險時,設備會持續報警提示故障。 通過明確上述常見問題及成因,可幫助操作人員快速定位故障源頭,針對性采取維護措施(如清洗電極、更換內充液、重新校準),減少傳感器停機時間,保障余氯監測數據的連續性與準確性,為水質安全管理提供可靠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