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式揮發酚測定儀通過化學試劑與樣品反應顯色實現濃度檢測,其檢測精度與設備穩定性易受使用環境影響。為避免環境因素干擾檢測過程、保障數據準確,需嚴格控制使用環境條件,重點滿足以下要求。 一、溫度控制要求 使用環境溫度需保持穩定且處于適宜范圍,通常要求控制在 15-30℃,晝夜溫差不超過 5℃。溫度過高易導致試劑活性下降、顯色反應速率異常,甚至引發試劑變質;溫度過低則會減緩反應進程,導致顯色不充分,影響檢測結果。若環境溫度超出范圍,需借助空調、恒溫箱等設備調節,避免將儀器放置于靠近熱源(如暖氣、烘箱)或冷源(如空調出風口、窗戶)的位置,防止局部溫度劇烈波動對儀器光學系統、電子元件造成影響。同時,需定期監測環境溫度,確保溫度始終處于設備規定的工作區間內。 二、濕度控制要求 環境相對濕度需控制在 40%-75%,避免高濕或低濕環境對設備與試劑產生不利影響。高濕環境易導致儀器內部電路受潮短路、光學部件(如比色皿、光源)發霉,還可能使試劑吸潮結塊,影響試劑濃度與反應效果;低濕環境則可能導致試劑揮發加快,或使樣品水分流失,改變樣品濃度。若環境濕度超標,需使用除濕機(高濕時)或加濕器(低濕時)調節,同時避免將儀器放置于水槽、水源附近或通風口處,防止濕度異常。此外,儀器使用前需檢查內部是否有冷凝水,若有需及時清理,確保設備干燥運行。 三、通風條件要求 使用環境需具備良好通風性能,建議配備通風櫥或安裝排氣扇,確保檢測過程中產生的揮發性氣體(如試劑反應生成的刺激性氣體)及時排出。揮發酚檢測所用試劑多具有一定揮發性與刺激性,若通風不良,氣體積聚不僅會危害操作人員健康,還可能附著在儀器光學部件表面,影響光路通透度,導致檢測數據漂移。通風系統需保持正常運行,避免在密閉空間內使用儀器;同時,通風速率需適中,避免強風直吹儀器,防止樣品或試劑溶液飛濺,或導致儀器表面溫度驟變。 四、光照控制要求 使用環境需避免強光直射與強光干擾,儀器應放置于光線柔和、無直射陽光的位置。強光(尤其是紫外線)會破壞部分顯色試劑的化學結構,導致試劑失效,影響顯色穩定性;同時,強光直射儀器檢測艙,可能干擾光學系統的吸光度檢測,造成數據偏差。若環境光線較強,需使用遮光窗簾或防護罩遮擋,確保檢測過程在穩定的弱光環境下進行。此外,避免將儀器靠近強光源(如白熾燈、紫外線燈),防止局部強光對檢測產生干擾。 五、電磁環境要求 使用環境需遠離強電磁干擾源,避免將儀器放置于高壓輸電線路、大型電機、變頻器、微波爐等設備附近。強電磁信號會干擾儀器內部電子元件的正常工作,影響數據采集、處理與顯示,導致檢測結果波動或儀器報錯。若無法遠離干擾源,需對儀器采取電磁屏蔽措施,或選擇電磁兼容性較好的位置安裝;同時,儀器電源需單獨接入穩定的供電回路,避免與大功率設備共用插座,防止電壓波動引發儀器故障。 六、臺面與空間要求 儀器需放置在平整、穩固、承重能力符合要求的實驗臺面上,臺面平整度誤差需控制在規定范圍內,避免因臺面傾斜導致儀器內部部件移位,影響檢測精度。臺面需保持清潔干燥,無灰塵、腐蝕性液體殘留,防止污染儀器或損壞設備外殼。此外,儀器周圍需預留足夠操作空間,確保操作人員能順利進行樣品處理、試劑添加與儀器操作,同時便于儀器散熱與日常維護。實驗臺需遠離振動源(如離心機、真空泵),防止振動導致儀器光學部件錯位,或使反應容器內溶液晃動,影響顯色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