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濁度檢測儀的清潔與校準是保障其檢測精度和使用壽命的關鍵,需建立標準化流程,覆蓋核心部件清潔與關鍵參數校準,避免因污染或參數漂移導致數據偏差。 一、全部件清潔流程 (一)電極清潔 電極是檢測核心,需每周至少清潔 1 次。先關閉儀器采樣泵,斷開電極與主機連接,用無濁度純水沖洗電極表面,去除附著的懸浮物;若存在頑固污漬(如黏性雜質),用軟質海綿蘸取專用中性清潔液(避免腐蝕電極膜)輕輕擦拭,再用純水沖洗 3-5 次;清潔后用無塵紙巾吸干電極表面水分,檢查電極膜是否完好(無劃痕、破損),確認無誤后重新連接主機,靜置 10 分鐘待電極穩定。 (二)采樣管路清潔 管路清潔需每兩周 1 次,與反沖系統配合進行。先啟動儀器自帶的在線反沖功能,用高壓清水反向沖洗管路 30-60 秒,清除管壁附著雜質;若反沖后管路仍有堵塞跡象(如流量下降),需拆卸管路,用專用通管器(軟質尼龍材質)疏通內壁,再用 5% 的稀鹽酸溶液浸泡管路 1 小時(去除水垢等無機雜質),最后用純水沖洗至中性,晾干后重新安裝,確保管路接口密封無泄漏。 (三)光學部件清潔 光學系統(光源、檢測器)每月清潔 1 次。關閉儀器電源,打開光學模塊護蓋,用無塵軟布蘸取無水乙醇輕輕擦拭光源窗口和檢測器接收端,去除灰塵、指紋等污染物;若存在油污,可先用脫脂棉蘸取少量乙醚擦拭,再用乙醇二次清潔;清潔后檢查光學部件密封性,蓋緊護蓋,避免灰塵再次進入。 二、規范校準流程 (一)零點校準 零點校準需每日開機后或每 24 小時進行 1 次。準備無濁度純水(符合 GB/T 6682 一級水標準),將采樣管路接入純水瓶,啟動儀器 “零點校準” 模式;儀器自動抽取純水進入檢測腔,待讀數穩定后,系統會自動將當前信號值設定為 “濁度 0 單位”;校準完成后,查看儀器顯示的零點偏差(應≤±0.1 NTU),若偏差超標,重復校準 1 次,仍異常則排查電極清潔度或純水純度。 (二)跨度校準 跨度校準每 1-3 個月進行 1 次,或在檢測數據出現明顯偏差時啟動。選擇與儀器量程匹配的標準濁度溶液(如 50 NTU、200 NTU 福爾馬肼標準溶液),確保溶液在有效期內且搖勻;將采樣管路切換至標準溶液瓶,啟動 “跨度校準” 模式,儀器抽取標準溶液進入檢測腔,待讀數穩定后,系統自動調整信號放大系數,使檢測值與標準溶液濃度一致;校準后需進行驗證,抽取另一濃度的標準溶液(如量程中間值)檢測,若偏差≤±2%,則校準合格,否則重新校準并檢查標準溶液濃度是否準確。 三、清潔與校準注意事項 清潔時需避免使用腐蝕性試劑(如強酸、強堿),防止損壞電極膜、管路或光學部件;校準前需確保儀器處于穩定環境(溫度 15-30℃、濕度≤85%),避免電磁干擾;每次清潔和校準后,需記錄操作時間、所用試劑、校準結果等信息,建立檔案;若清潔或校準后儀器仍存在數據異常,需聯系售后排查硬件故障(如電極老化、光源衰減),不可強行調整參數。 通過嚴格執行上述清潔與校準流程,可有效維持在線濁度檢測儀的性能穩定,確保其長期輸出準確、可靠的濁度監測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