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價鐵快速檢測測試包由試劑組分(如顯色劑、掩蔽劑、緩沖劑)、采樣工具及比色卡等組成,試劑易受溫濕度、光照、氧氣等因素影響而變質,導致檢測結果偏差或失效。儲存需遵循 “環境可控、包裝完好、管理規范” 原則,通過標準化儲存措施保障測試包在有效期內性能穩定,滿足快速檢測的準確性要求,符合實驗室或現場檢測的質量控制標準。 一、儲存環境溫濕度控制 溫濕度是影響測試包試劑穩定性的核心因素,需嚴格控制儲存環境參數。溫度方面,測試包適宜在 10-25℃的陰涼環境中儲存,避免高溫(如靠近暖氣、陽光直射處、爐灶旁)與低溫(如冰箱冷凍室、嚴寒戶外)。高溫易導致試劑揮發、分解或氧化(二價鐵試劑對氧化敏感,高溫會加速氧化反應),低溫可能使液體試劑結冰脹裂包裝,或導致固體試劑吸潮結塊。濕度控制需保持在 40%-60% RH,潮濕環境會使固體試劑吸潮變質、液體試劑出現霉變,同時可能導致比色卡受潮褪色,影響結果判讀。若儲存區域濕度超標,需在儲存柜內放置硅膠干燥劑(定期檢查,吸潮變色后及時更換),或使用帶除濕功能的恒溫恒濕儲存柜,確保環境濕度穩定在合理范圍。 二、光照與氧氣隔離要求 二價鐵檢測試劑多對光敏感,且易與氧氣發生反應,儲存時需做好光照與氧氣隔離。光照防護方面,需將測試包存放在避光容器或避光儲存柜中,避免陽光直射或強紫外線照射(如靠近窗戶、紫外線消毒燈旁)。陽光中的紫外線會破壞試劑分子結構,導致顯色劑失效,出現檢測時不顯色或顯色異常的情況;若測試包內有棕色避光包裝的試劑管,需保持包裝完好,禁止隨意更換為透明容器。氧氣隔離方面,未開封的測試包需保持原包裝密封完好,避免包裝破損導致空氣進入;已開封的測試包,需在每次取用后立即密封包裝開口(如使用封口夾夾緊鋁塑袋、蓋緊試劑瓶塞),減少試劑與空氣的接觸時間,防止二價鐵相關試劑被氧化,影響檢測靈敏度。 三、包裝完整性與存放方式 包裝完好是保障測試包不受污染、不泄漏的基礎,需規范包裝管理與存放方式。包裝完整性檢查:儲存前需確認測試包外包裝袋、內部分裝試劑的容器(如試劑管、試劑瓶)無破損、無泄漏、無脹袋(或脹瓶)現象,若發現包裝破損,需立即隔離,禁止使用;已開封的測試包,需檢查各組分包裝是否完好,如試劑管密封蓋是否松動、采樣工具是否清潔無污漬,避免因包裝問題導致試劑污染或損耗。存放方式:測試包需直立或平放于整潔、干燥的儲存架上,避免堆疊過高(堆疊高度不超過 3 層),防止底層測試包受壓變形,損壞內部試劑容器;禁止將測試包與腐蝕性物質(如酸、堿試劑)、強氧化劑(如高錳酸鉀、過氧化氫)或易揮發有機溶劑(如乙醇、乙醚)同柜存放,避免試劑間發生化學反應,導致測試包失效;同時,存放區域需遠離火源與熱源,防止包裝燃燒或試劑受熱分解。 四、有效期管理與庫存核查 嚴格的有效期管理與庫存核查可避免使用過期測試包,保障檢測準確性。有效期標注:需在測試包外包裝袋顯眼位置標注生產日期、有效期及開封后使用期限(通常開封后 1 個月內用完,具體以說明書為準),禁止使用超過有效期或開封后超期的測試包,即使外觀無異常,試劑性能也可能已衰減。庫存核查:建立庫存臺賬,記錄測試包的購入日期、數量、有效期及領用情況,實行 “先進先出” 的領用原則,優先使用較早購入的測試包;每月進行一次庫存核查,清理過期、包裝破損或疑似變質的測試包,清理時需按危險廢物處理規范(如密封后交由專業機構處置),禁止隨意丟棄;同時,核查過程中需檢查儲存環境溫濕度記錄,確保儲存條件持續符合標準,若發現環境參數異常,需追溯異常時段儲存的測試包,評估其性能是否受影響,必要時進行抽樣驗證。 五、特殊情況處理標準 針對運輸儲存、臨時儲存等特殊場景,需制定補充儲存標準。運輸儲存:運輸過程中需使用帶保溫、避光、防擠壓的專用包裝盒,內墊緩沖材料(如泡沫、氣泡膜),避免運輸顛簸導致包裝破損;夏季高溫或冬季低溫運輸時,需在包裝盒內放置冰袋(夏季)或保溫棉(冬季),控制運輸溫度在 10-25℃,運輸時間盡量縮短(不超過 48 小時),到達目的地后立即檢查包裝與試劑狀態,確認無異常后按常規標準儲存。臨時儲存:現場檢測時若需臨時儲存未使用的測試包,需放置在便攜避光保溫箱中,箱內放置干燥劑,避免暴露在現場的高溫、潮濕或強光環境中,臨時儲存時間不超過 24 小時,且不得重復多次臨時儲存,防止試劑性能受累積影響。若臨時儲存后發現試劑出現顏色變化、結塊、分層等現象,需立即停止使用,更換新的測試包進行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