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氟離子檢測儀通過氟離子選擇性電極捕捉水體中氟離子信號實現監測,其運行穩定性與檢測精度依賴定期巡檢維護。需圍繞 “儀器狀態核查、電極性能保障、管路通暢維護、數據有效性驗證” 核心目標,明確巡檢頻率與具體內容,及時發現并解決潛在問題。 儀器主機與運行參數巡檢是基礎(每周 1 次)。需先檢查主機外觀,確認外殼無破損、指示燈顯示正常(無故障報警燈亮起),屏幕顯示清晰無亂碼;查看主機內部散熱風扇是否正常運轉,避免高溫導致電子元件性能衰減。隨后核查運行參數:記錄當前氟離子濃度檢測值、水樣溫度、電極響應值等數據,觀察數據是否處于合理波動范圍(無驟升驟降或持續漂移);檢查儀器設定參數(如檢測間隔、校準周期、報警閾值)是否與實際需求一致,若參數被誤改需及時恢復。同時,確認儀器供電穩定,電源線與數據線連接牢固無松動,避免因供電或通信中斷導致監測中斷。 氟離子電極性能巡檢是核心(每 2 周 1 次)。首先觀察電極外觀,查看電極探頭是否有破損、裂紋,敏感膜表面是否附著污物(如水垢、懸浮物),若有污物需用軟毛刷蘸取專用清洗液(中性洗滌劑稀釋液)輕輕擦拭,再用蒸餾水沖洗干凈,禁止用硬物刮擦敏感膜。隨后檢測電極響應性能:將電極浸入已知濃度的氟離子標準溶液中,記錄電極達到穩定響應的時間(通常應≤5 分鐘),若響應時間明顯延長,需檢查電極是否老化或敏感膜受損;測量標準溶液的檢測值與理論值偏差,若偏差超出 ±5%,需啟動校準程序重新校準,校準后仍偏差過大則需更換新電極。同時,檢查電極線纜是否有老化、破損,接頭處是否密封良好,防止水分滲入影響信號傳輸。 水樣管路與預處理系統巡檢不可忽視(每 1 周 1 次)。巡檢水樣進水管路,確認管路無彎折、堵塞,觀察水流速是否符合儀器要求(通常為 0.1-0.3L/min),若流速過慢需排查是否存在管路堵塞或水泵故障;檢查管路連接處密封圈是否老化、滲漏,若滲漏需及時更換密封圈并緊固接頭。若儀器配備預處理裝置(如過濾組件、pH 調節單元),需重點檢查:過濾組件的濾膜是否有破損或堵塞,若濾膜污染嚴重需更換新濾膜;pH 調節單元的試劑余量是否充足,加藥泵是否正常工作,確保水樣 pH 穩定在電極適宜檢測范圍(通常為 pH 5-8),避免 pH 異常影響電極響應。 數據傳輸與記錄系統巡檢需同步落實(每月 1 次)。檢查儀器與后臺監控平臺的數據傳輸情況,確認實時數據、歷史記錄(近 7 天數據)是否完整傳輸,無丟包、延遲或數據錯亂現象;導出部分歷史數據與手工采樣檢測結果對比,驗證數據準確性,若偏差超出允許范圍(通?!?0%),需追溯原因(如電極漂移、管路污染)并處理。同時,檢查儀器數據存儲功能,確認內置存儲介質(如 SD 卡)存儲空間充足,無存儲故障;定期備份重要數據,防止數據丟失。此外,核查報警功能:人為設定超出報警閾值的模擬信號,測試平臺是否能及時接收報警信息(如短信、平臺彈窗),確保報警機制有效,便于及時處置異常情況。 輔助設備與環境巡檢需兼顧(每月 1 次)。巡檢儀器安裝環境,確認周邊無強電磁干擾源(如大功率電機、高壓線路),避免電磁輻射影響電極信號;檢查環境溫度與濕度,確保溫度控制在 5-35℃、濕度≤80%,若環境濕度過高需加裝除濕裝置,防止儀器內部受潮短路。對于配套的清洗系統(如自動清洗泵、清洗液儲罐),需檢查清洗液余量,不足時及時補充,確認自動清洗功能按設定周期正常啟動,避免因清洗不及時導致電極污染。同時,清理儀器周邊雜物,保持巡檢通道暢通,便于后續維護操作。 通過嚴格落實上述定期巡檢內容,可及時發現在線氟離子檢測儀的潛在故障,保障儀器長期穩定運行與檢測數據精準,為水體氟離子含量監測提供可靠數據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