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浮標水質監測站長期暴露于自然水環境與戶外環境中,易受水流沖擊、生物附著、氣候影響出現故障,需通過規范維護保障其持續穩定運行,具體維護要求如下: 
一、日常巡檢與外觀維護 需定期開展現場巡檢,頻次不少于每周 1 次,重點檢查浮標整體狀態。巡檢時先觀察浮標漂浮姿態,確認無傾斜、下沉或明顯移位,若發現錨定系統松動(如錨鏈拉長、錨碇移位),需及時調整錨鏈長度、加固錨碇,防止浮標漂移。清理浮標表面雜物(如垃圾、水草),檢查外殼有無破損、腐蝕,對輕微劃痕用專用防腐涂料修補,破損嚴重時需更換浮標艙體。查看太陽能板表面是否潔凈,用軟布擦拭灰塵、鳥糞等遮擋物,確保光照吸收效率;檢查數據傳輸天線無彎折、松動,信號指示燈正常閃爍,保障數據傳輸通暢。 二、核心部件定期維護 針對傳感器、供電系統、數據模塊等核心部件,需按周期深度維護。水質傳感器每 2-4 周維護 1 次,取出傳感器清洗探頭表面生物膜、泥沙,用專用試劑校準(如 pH、溶解氧傳感器),檢查傳感器線纜密封性,更換老化防水接頭;若傳感器響應遲鈍或數據異常,需檢測其性能,必要時更換。供電系統每月維護,測量蓄電池電壓與充電電流,確保太陽能板充電效率正常,清理蓄電池接線柱氧化層,緊固接線;每季度檢查太陽能板支架穩定性,調整角度以適配季節光照變化。數據采集與傳輸模塊每 1-2 月維護,登錄遠程平臺查看數據存儲與傳輸情況,清除冗余數據;現場檢查模塊接口無松動,重啟設備測試通訊穩定性,若存在數據丟失,排查通訊參數或聯系運營商調試網絡。 三、試劑與耗材管理維護 若浮標配備試劑法檢測模塊,需嚴格管理試劑與耗材。定期檢查試劑余量(頻次不少于每兩周 1 次),及時補充不足的試劑,更換過期、變質試劑(如出現分層、變色),更換后沖洗試劑管路防止交叉污染。耗材(如濾膜、試劑管)每月檢查,更換堵塞的濾膜、老化的管路,確保采樣與試劑輸送通暢。試劑儲存艙需保持干燥,加裝干燥劑防止試劑吸潮,每次補充試劑后記錄試劑批次、有效期,建立管理臺賬便于追溯。 四、數據質量與應急維護 需保障監測數據質量,每日遠程核查數據完整性與合理性,若出現數據異常(如數值驟升驟降、持續不變),及時排查原因(如傳感器故障、采樣堵塞),現場處理后重新校準檢測。每季度開展數據比對,用標準溶液驗證傳感器精度,確保數據誤差符合要求。制定應急方案,遇極端天氣(如暴雨、臺風)前,加固浮標錨定系統、收起易損部件;天氣后及時巡檢,修復受損設備。若浮標出現嚴重故障(如沉沒、電路短路),立即啟動備用監測方案,同時組織人員搶修,減少監測中斷時間。 五、環境適應性維護 針對河道特殊環境,需強化適應性維護。每 1-2 月清理浮標水下部件生物附著(如水草、貝類),防止堵塞傳感器探頭或影響浮標穩定性;在藻類繁殖旺盛期,增加清洗頻次。檢查浮標抗腐蝕性能,對金屬部件(如錨鏈、支架)定期除銹、涂覆防腐層,延長使用壽命。根據季節調整維護重點,冬季檢查蓄電池保溫措施,防止低溫影響續航;夏季檢查散熱裝置,避免設備過熱故障。
|